全力以赴创造生命的奇迹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梅 ICU收治的是普通病房无法救治的重症患者,这里是患者最后的希望,在这样一个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有一群心怀梦想和热血的医护人员,在这里默默地耕... 全文
抗疫胜利就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赵宣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一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症医学科熊滨主任就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广西“小汤山医院”启用后,他更是奔赴抗疫前线,负责危重症... 全文
我“离开”了人间5天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文成丽 妙手回春让我生命复活~~记西南医科大重症室整整与世间失联五天。完全同人间隔绝五日。终于,在2021年6月22日,我炼狱五日归来,重返了人间。我是从... 全文
最美的芳华,最善的菩萨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璐 照片中帅气的小伙子是一位藏族同胞,也是一位肾移植术后的患者,因免疫损害宿主肺炎入住我科。刚来时持续发热,免疫力极差,被安排在单间病房。在... 全文
医护同心,砥砺前行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朱玉珍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都在时刻提醒着我医护协作的重要性,虽然仅是确认胃管是否在胃这一项诊疗护理中的最基本操作,但患者无小事,重症无小事。还... 全文
面对嗷嗷待哺的宝宝,钢铁直男也变得温暖起来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郑明佳 ICU,人们谈之色变的地方,仿佛它总预示着痛苦绝望和无声的离别,它离死亡那么接近,让人害怕,害怕失去、害怕一去不返……可是,有一群可爱的人,他... 全文
对待每一个生命,她都饱含深情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宣传科 粟青梅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科护士长段进先从事护理工作35年,在重症监护病房奋斗了18年。作为医院三个重症监护病房的“开科元老”,段进先凭... 全文
ICU病房的牵手照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李旭 一对牵手走过57年的伉俪,同时因为重病进入医院治疗。70多岁的奶奶因为急性脑出血住在神经内科,而爷爷却带着呼吸机和气管插管,在ICU处于持续昏迷状... 全文
心系失聪,手语让交流简单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牛妮辉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的病人,由于他们生理上的缺陷,给工作、生活及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在患病时,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 全文
让时间停止 把生命留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木子 一位因“暴发性心肌炎”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年轻人,VA-ECMO在维持着他的心跳和血压。经过一轮又一轮脑功能评估后,病人的大脑已经完全丧失了功能。... 全文
重获新“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璐 这是一位38岁的女性患者,以“重症肺炎、重度肺动脉高压”收治我科,给予有创呼吸机通气、ECMO、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在行气管切... 全文
ICU病房里的“爱”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 练婷 在ICU病房里面,医护人员努力为一对住院的年老夫妇创造相聚的机会。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孔伯伯需要靠呼吸机辅助呼吸,孔伯伯的老伴也是一位年过... 全文
从“绝望”,走向“希望”的138天!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蕾 ICU——I care you,是一个承载着病人及家属太多期待与希望的地方,为了这份责任与义务,一群身穿蓝色衣服的医护工作者在各种仪器和各个危重病人间来回... 全文
通力合作-重症守护母子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丁妮 这不是器械展,冷冰冰的机器旁边的病床上,是全院通力合作守护下的一位孕妇——ECMO支持下进行转运的危重孕妇。孕妇孕31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全文
镜下肺部支气管镜中的舞者 唐都医院 贺昂 2021年9月26日,神经外科ICU病房收治了一位69岁的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患者,病人入院时昏迷,高热不退,肺部影像显示患者双肺肺炎,气道中不时咳出黄色痰... 全文
同心协力,凝聚团队力量救治心源性休克患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戴聪 2021年6月6日凌晨2点,在急诊抢救室,一次毫无预兆的抢救突然来临。一位56岁的患者心脏病突发,意识模糊,被救护车送到医院。经医生评估,考虑心源性... 全文
纤细丝线救下鲜活的生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鄂州医院 鲁进 2021年9月14日早上,查房发现一位肺结核患者咯血增多,出现大咯血症状,目前内科止血治疗9天,效果欠佳,现在出现大咯血,随时可能引起窒息死亡,我... 全文
生命的最后一道守护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吴梦霞 有人说,“ICU就是在人间的最后一道‘门’, 门外是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家人,门内是与病痛斗争的患者。”很多人说,ICU里是冷冰冰的,却不知,在这... 全文
留住生命,延续生命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刘国华 我是一名男护士,也是一名党员,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15年,和大家一样救治了很多生命,一直以来工作在临床一线。这张照片的患者是一位怀孕28周的妈妈... 全文
克服困难 生命至上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少雷 面对疫情,我们从未退缩。所有医护人员奋勇报名,在隔离病房,面对没有持续有创压力监测,我们进行手动CVP监测;无法进行听诊,我们进行床旁超声评... 全文
当呼吸化为空气/(Memory)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周文通 那天,我们撤下呼吸机,关闭监护仪,卸下所有穿透皮肤的管道,堵塞口腔、鼻孔、耳道、肛门等气孔,轻柔地,擦拭着身上每一处肌肤,为你穿上了“新... 全文
西瓜好甜,你的眼睛好美! 广东省人民医院 周慧君 茜茜,TCPC术后,一个4岁的小女孩,能说会道,特别可爱,特别聪明,像小大人。因为胸腔积液和痰多,在ICU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那天夜班,同事开了一个... 全文
堡垒中的温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李喆 本作品拍摄于2020年上海新冠肺炎救治时上海金山公共卫生中心A3病区。---时间停止在新冠病魔将老陈(化名)押送至“上海堡垒”的那个夜晚;在堡垒中他... 全文
ICU病房里的“黄桶足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漆贵华 2020年2月22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9楼ICU病房,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的护士漆贵华为病人进行了一次特殊的“黄桶足浴... 全文
在基层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山东省曹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 王敬波 我们是基层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科室成立较晚,发展较慢,但是,我们始终刻苦学习重症技术、重症理念、重症知识,为保卫患者健康不懈努力!图片中是... 全文
方寸之间,是技艺的锤炼,更是匠心的追求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董天文 医者,精湛的技艺是行走的名片。技艺的精湛,离不开千锤百炼地磨砺,离不开精雕细琢地打磨,更离不开精益求精地锻造。 一张方桌,一块无菌巾,两... 全文
天使的怀抱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张冠男 ICU里住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刚刚拔除气管插管,爸爸妈妈不在旁边,面对眼前陌生的环境,小宝宝一直哭闹。这场景让周围一群“带娃小白”束手无... 全文
眼神传递着一种精神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洪微微 确认过眼神,你们是患者最信赖的人。坚毅 点燃患者胜利之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名,重症病房是他们的主战场,有他们在的地方每分每秒都上演... 全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俊武 最初进仓的那几天有点害怕这白色笼罩的隔离病房,每每乘坐专用电梯下病房时,看着身边一个个捂得严严实实的同仁们,真的有那么一刻觉得我们是在拍... 全文
别怕,我们来守护你!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张玲 护理姐妹们轻柔地为老太太进行着口腔、气管护理,老太太病情危重,只能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这种情况下做好气管、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 全文
紧急起降,铸就生命航道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熊力 “叮铃铃,叮铃铃……”我院空地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联络办公室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那头是一名大余县“脑干出血”的病友,病情十分危重... 全文
分秒必争,护佑生命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刘先发 开完会在回科的路上,突然发现楼道有一名女士躺在地上,周围空无一人。我立即冲上前,轻拍呼叫她:“喂!你好,你怎么了?”,结果一点回应都没有... 全文
传承——妈妈,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 冯亚敏 医院迁新址,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十年的我,在一个休班的日子领着5岁的儿子参观妈妈曾经救死扶伤、努力奋斗的地方。儿子曾许多次提出要到妈妈工作的... 全文
受伤的白衣天使别怕,我来照顾你 鄄城县人民医院 冯亚敏 漂亮的她是急诊科120护士,一直以来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跟随120急救车到各种现场接诊各种患者。帅气的他是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每天的工作就是护理各种危... 全文
不一样的成人礼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汪君 这个夏天有点长,长到她不知道幻想过多少次自己的成人礼!我们永不知明天和意外谁先来,但我们坚信有爱的团队不断创造奇迹!大家精心守护的花儿,... 全文
我为您点赞!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李本祥 2020年3月16日,我们驰援湖北鄂州,在鄂州中心医院新冠肺炎病房,我见到了这样一个病人。老人因为氧合不好,上着无创呼吸机,带着面罩,无法用语言和... 全文
四世同堂 万里过中秋 武汉市第三医院 王斌 97岁高龄的潘婆婆,因重度肺炎病情加重转到ICU治疗,入科时已经昏迷,家属一度悲观绝望,以为是婆婆的最后一面。经过ICU医师的积极治疗和护士的精心... 全文
微光汇聚 生命至上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少雷 郑州7.20洪水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在停水停电的情况下,努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没有电,用手机手... 全文
送医下乡服务基层 青海红十字医院EICU 梅玲 这是青海红十字医院EICU在2021年初开展的一次“送医下基层卫生下乡”活动,现场医生护士们通过健康宣讲,现场义诊,增送药品等方式,将医疗保健送到... 全文
有你坚守,辉煌可待 山东省莘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刘锋 重症医学在我国成立已经40余年,但对于基层重症来说也就是十余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我国的重症队伍突飞猛进的壮大一点也不过分,是他们用青春、... 全文
专注的力量,直击ECMO上机瞬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周文通 “专注的力量,直击ECMO上机瞬间!!!”滴答,滴答,滴答,时间戛然而止……画面中正是最关键的置入静脉管路环节:医生A手拿穿刺针,在精细入微地找... 全文
恪尽职守,无愧患者信任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陈玺 张秀(化名)因车祸压伤左下肢截肢后,急性肾功能不全被送重症医学科,当时感染部位多、全身情况差,已出现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进入重症医学科后,... 全文
别怕,有我在! 广东省人民医院 周慧君 这位大叔,心脏术后,心功能一直不好,术后EF30%,IABP辅助多日后,心功能恢复到EF60%,这一天,医生准备拔出IABP管。大叔:“我好紧张,我特别特别怕疼... 全文
“大拇指行动”——急诊经远桡动脉介入新技术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薛亚军 图片中,患者术后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是一位在疫情期间经远端桡动脉途径抢救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长期经左侧桡动脉人... 全文
逆光而行,永葆初心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 刘敏 与死神博弈,抢那微弱的生命之光,是我每天都在做的工作。或惊心动魄,或筋疲力尽,抑或是挑战自我,但我深刻知道,快一秒,就多一分希望留住生命... 全文
责任担当,团队力量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重症医学科 顾君琛 走进重症监护室(ICU),是黎明到黑夜24小时的坚守,医务人员的心始终紧绷着。面对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重症人哪敢有半点松懈、半点疏忽?分秒之间,... 全文
回“疫”难忘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朱玉珍 这张相片摄于2020年2月,武汉协和医院肿瘤重症Z11病区,那时的我作为安徽省援卾医疗队的一员,主要负责这位重症病人,至今依然能清楚回忆起我们给这... 全文
大手牵小手,温暖瞬间有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张学杰 照片拍摄于2021年5月31日,看似平凡的幼儿园接孩子,却是他“借用开展幼儿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第一次“有时间”接孩子回家。对于一名ICU医师来说,时间... 全文
最美一跪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 韩若东 11月8日下午15点50分左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接到会诊电话,总值班医生韩若东立即赶往急诊内科。一位66岁的男性病人躺在病床... 全文
深夜里的ICU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张学杰 照片拍摄于2021年7月4日。一名V—VECMO的危重症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两名医师凌晨三点为其做气管切开。这样的场面在每个ICU病房很普遍,以病人为中心不是... 全文
俯卧的生命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叶 图中的医护团队正在为一例颈椎骨折、重症肺炎、ARDS、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做俯卧位通气,患者还在行CRRT治疗、PICCO监测。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医护齐... 全文
深情无需多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陈丹 那是2019年的秋天,新冠病毒还不存在。也许是源于同一种流感病毒,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因为呼吸衰竭同时进入ICU抢救。 当我看到老爷子时他已经呼吸急... 全文
打造科室优秀团队,不负党员初心本色 重庆市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陈玺 “晚上值班熬夜是常事,遇到不忙时能睡一会儿就很满足。”对于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陈玺来说,24小时监护、守住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 全文
今夜,我将无眠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安 日期:3月19日(星期四) 时间:19:40 天气:晴歌乐山的春夜,静谧中带着一丝丝轻寒轻暖。这是我在歌乐山公卫中心驻守的最后一夜,明天我将收拾行囊... 全文
疫情下的急诊手术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院) 汪凯文 这幅作品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期间拍摄的。积水潭医院作为全国骨科医生的摇篮,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进修医生,恰恰因... 全文
目光所“指”皆为大爱,协作之“治”皆为守护 苏州科技城医院 苏文俊 一位哲人说过:春天的鲜花固然娇美,但秋天金色的果实却是成熟的智慧。梁秋实一生洒脱,去世之前却呼唤“快给我很多很多氧气”,言语之间透露着对... 全文